第一部分——系统框架管理1、根基:构 建组织框架:一个渠道发展的开始 ,只是源于一个创业期望 ,在真正的实施中 ,创业期望可以激起一时的激情 ,但是还是要归于平静 ,需要一个框架来稳固根基 ,在 平静中逐步发展 。一个团队 ,像种子丢在土壤中 ,要长成参天大树 ,形成自己的气候 ,形成自己的生态 ,才是这个团队的成功 。校园渠道其实就是团队精神 ,方向一 定要超前 ,具体的操作策略可以慢慢探索 。第一是理念的建立 ,模式的建立 。这是团队的软实力 ,如果现有团队全部解散 ,是否能够根据理念和模式重新建立 ,就是 判断其是否成熟的指标 。有了这个 ,那么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任何困难 ,就算只剩下一个人 ,校园渠道还是可以迅速地建立起一支高质量团队 。第二是文化的建设 , 校园渠道的文化需要在实践、执行等大环境下结合起来 。文化的必要是 ,他能滋养我们的心 ,可以让我们更强壮 ,也让队伍有凝聚力 。第三是章程等必要的文件 。他 是成员了解我们的窗口 。主要思路都要概况在章程里 ,理念模式都在里面 ,做什么 ,为什么做 ,怎么做 ,都可以展示出来 。第四是制度的建立 。制度需要参照文化进 行 ,制度是文化的体现 。各职能负责人的建立、工作流程、决策机制、信息流程、渠道守则、奖励制度等等 。
2、内部管理:建设一支战斗的团队:说到团队建设 ,即使团队没有任何基础 ,包括理念和模式 ,根据这些人 ,仍然能够重新建立他们 ,并去实施项目 ,这就说明这个组织是强悍的 。只有这样的团队实力 ,才能不断创造新空间 ,实施新的战略 。
第一 ,需要找到一致的人 ,有共同愿景 ,需要志同道合:价值观、文化、兴趣 。也就是说要找适合的人 。
第二 ,需要找能力符合并能够投入的人 ,综合考虑技能、意识、潜力 。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积极的合作伙伴 。
第三 ,坚持多元化吸收会员 ,在学校做的渠道 ,需要兼顾地域、男女、年级、学院、兴趣、经历 。一个组织需要在共同上建立多元化 ,单元化会导致很多弊病 ,惰性、冷漠、定势 。多元化的建立 ,也是团队魅力的所在 ,能够吸引更多厉害人物的加入 ,团队优秀文化也会自然形成 ,不断丰富 。
第四 ,骨干是执行力的关键 ,团队的发展首要是打造核心 。一般来说核心团队人员应该在9-15人 。
第五 ,团队中需要各种角色的组合 。有的充当外交官喜欢交际 ,有的做智多星只会出主意 ,有的做完美主义者老是挑毛病 ,有的做推动者叫嚣说干就干 ,有的做协调者出来化解分歧 ,有的做实干家默默耕耘 ,有的做监督者神若旁观 ,有的做领袖紧握旗帜 ,一般每人兼有几个角色 。
第六 ,适当的竞争因素可保证团队活力 ,激励却时刻需要 ,适当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 。
第七 ,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,可以利用渠道去构建第二课堂 ,做步入社会的中转站 。每个校园渠道都要让团队成员得到东西 ,学到东西 ,要创造新的价值 ,这是考虑任何项目的前提——不要制造伪劣产品 。
第八 ,高效的做事标准 ,相当于企业讲的效率 。所有渠道初期都会经历总是说而不做的尴尬时期 ,团队士气也因此会低落 。究其原因是对集体的依赖 。
第九 ,要注意休闲项目中加强团队凝聚力 ,只有休闲中 ,才有趣味 ,团队才能朋友一样相处 ,形成像家一样的氛围 。工作会导致厌烦 ,激情也是短期的 ,需要持久的热情 ,对团队产生感情是关键 。利用好每个周末 ,每个月每年固定的特定时候 ,每个假期 ,每一个节日 。
第十 ,会议管理 , 校园渠道离不开会议 ,好的会议就有好的团队 。首先开会要明确会议的必要性 ,其次必要的周例会 ,一定提前明确一个会议主题、只邀请直接相关人员 ,人越少越 好 ,核心人员为佳 ,人多就开展不争辩的头脑风暴 ,或分小组讨论 。再者在开会前最好提前跟2-3个核心人员沟通 ,避免被无辜群轰或者冷场 。会议议题要规划 好 ,议题不要多 ,会议时间节奏控制好 ,不能在细枝末节缠绕 ,有些议题可以叫停下次解决 。会议时间要控制在1-2个小时内 。
第二部分——系统意识管理
1、起点:领 导者的自我管理:作为领导 ,做正确的事 ,把事情做对 ,这都是相当的考验 ,当上领导并非意味做到了领导 。一个校园渠道 ,可以弱到消亡 ,强到影响全国 ,这就是 机会 ,我们要抓住机会锻炼自己 ,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是从校园渠道系统走出去的 。要想象渠道就是一个企业 ,在渠道工作 ,需要像企业家一样的意识 ,光荣而艰巨 。 否则 ,领导者会将自己的肤浅认识强加于队伍 ,把队伍的高度降低 ,打击队伍士气 ,队伍也会继续低落 。一个领导者要让大家都感觉到“你办事 ,我放心”
2、制高点: 建立核心竞争力:你这个校园渠道给别的清晰印象是什么 ?你的校园渠道有哪些亮点 ?这些亮点就是核心竞争力 。核心竞争力 ,是企业常常强调的 。校园渠道的建 立 ,就是要通过自我修炼 ,建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,促进良性的成才文化氛围的形成 。我们谈资源 ,谈学习 ,其实就是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。大学的意义在哪里 , 大学众多资源中 ,怎样去开发、获取、利用是修炼的关键 。
3、终点: 愿景的逐步实现:团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是做什么的 ,建立共同的愿景 ,上下同心 ,那么 ,就不会出现扯淡、官僚、迷茫了 。寻找一种意义 ,是实现团队辉煌的前 提 。先从最高领导开始 ,需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。自己需要找到意义 ,作为领导者的使命感 ,并将这种使命感传递给成员 。目前阶段 ,很多校园渠道都是在常规的模 式上面进行 ,表面工作加上做了很久流程的执行 。建立共同的愿景就是成员最大的参与 ,才能释放成员的能量 。渠道实际上每个人都赋予领导这样的隐形权利 ,更需 要如此 ,谁的思想超前了 ,谁就站前在面领航 ,而领导实际作护航 。像雁群一样 ,保持人字形 ,却有着极大的流动性 ,保证组织的有机生命力 。
第三部分——衡量校园渠道的指标
1、团队成员的成长 。就是团队成员参与其中获得的快乐、知识、情感、精神、兴趣、友谊等的收获 。从一个高度来说 ,只要我们的团队成员形成良好的习惯、优良的品质、高强的执行力 ,那么这个校园渠道不但是优秀 ,而且要优异于传统的校园渠道 。
2、团队品牌 。一 个团队是否成功 ,不是你创造了多少价值 ,不是你得到了多少的橙子 ,而是你真正得到了多少的认可 。所以渠道在执行项目的时候 ,一定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,让其他 人认识 ,认可 ,认知我们的渠道 。在创造的利益价值的时候 ,得到了他人的认可 ,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。这也是所有企业的愿景 。
3、第三是社会效益 。社会效益如果确切的对象不是社会 ,这里的社会可以特指大学团队这个小社会 。很多校园渠道执行 ,更多是盲目执行 ,只考虑自己的团队人员如何多 ,项目的盲目执行 ,只讲究表面的工作 ,作秀 ,拍照 ,反馈 ,欺上瞒下 ,却不想实施对象的效果 ,甚至副作用也不管了 。